首页

午夜小妈

时间:2025-05-29 07:19:22 作者:山西长治以金融活水“贷”动乡村振兴 浏览量:18675

  中新网太原5月28日电 题:山西长治以金融活水“贷”动乡村振兴

  作者 范丽芳 李明辉

  “春耕贷”“农机贷”支持春耕,“创业贷”支持企业创新,“民宿贷”赋能乡村旅游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背景下,山西长治多地金融机构通过“精准滴灌”实体经济发展、创新产业链金融服务等举措,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整村授信破解融资难

  壶关县沙窟村农资经销商靳师傅因周转资金短缺,本打算提前支取即将到期的存单,得知自己作为壶关农商银行信用户可享受“优享贷”产品优惠后,为自己算了一笔账,周转期间贷款利息低于提前支取存单而损失的存款利息,便选择了办理贷款业务。

  为破解农村金融“信息不对称、服务难下沉”痛点,壶关农商银行工作人员通过走访了解,为1.5万农户建立信息建档,并对其实施额度优先、利率优惠、免抵押担保的“两优一免”政策,让“信用档案”转化为“真金白银”。

  截至目前,该行共为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授信25亿元,为乡村振兴注入“信用动能”。

  “金融活水”浇灌希望田

  黎城县程家山镇路堡村素有“红薯之乡”美誉,长期以来,因销售渠道单一,村民常面临滞销困境。

黎城农商银行驻村工作队帮助村民打通红薯销售渠道。黎城农商银行供图

  其间,黎城农商银行驻村工作队创新推出“以购代捐”模式,一方面,组织员工通过线上社群、线下展销联动销售;另一方面,为农户发放专项贷款,支持大棚蔬菜升级改造。如今,路堡村的红薯产业已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链条,带动户均增收3000元。

  潞州区申师傅的80亩高标准农田位于西白兔镇,主要种植优质玉米和反季节蔬菜。作为当地最早尝试智慧农业的新型职业农民,他投资建设了智能温控大棚和水肥一体化系统。

图为位于潞州区的智能温控大棚。漳泽农商银行供图

  不久前,他计划购进番茄苗,因资金不足向漳泽农商银行提出贷款需求,“他们的工作人员对农田进行综合评估,前后两个小时,10万的贷款就到账啦。”如今,申师傅家的智能大棚里,番茄苗长势正旺,配套安装的物联网监测设备实时显示着土壤湿度和光照强度。

  眼下,越来越多像申师傅这样的新农人在技术和金融加持下,跑出致富“加速度”。

  “精准滴灌”激活产业链

  初夏时节,走进黎城县果桑园,一垄一垄桑树枝繁叶茂。近年,该县立足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桑葚等特色产业。

  2024年,黎城康禾桑果种植合作社因缺乏资金,难以拓展桑葚深加工业务。黎城农商银行为其发放30万元贷款,支持合作社引进生产线,开发桑葚酒、桑叶粉等产品。这一举措不仅使合作社年销售额突破500万元,还带动周边农户就业和乡村旅游发展。

  当地还发挥“智慧金融”优势,为企业量身定制授信方案。

  山西太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屯留区一家现代中药生产和研制企业,随着对新药研发投入,资金需求水涨船高。屯留农商银行组织专业团队实地考察,并结合制药行业特殊性,量身定制,核定3000万元授信额度。

  从整村授信到精准服务,长治市正在以金融为“引擎”,“贷”动地方经济发展。(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山东青岛:元宵喜乐满城飘

据了解,桃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龙南市桃江乡政府为主导,联合下属各村合力打造的大型乡村新型企业,公司建立了集育秧、烘干、存储、制米于一体的完整粮食生产体系,形成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生产链。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公布2024年第一批典型执法案例(非煤矿山)

中央宣讲团成员 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 主任 雷海潮:《决定》对深化医改作了全面系统的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民健康的高度重视和对卫生健康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进一步深化医改,就是要锚定2035年基本建成健康中国的目标,紧紧围绕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持续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

2024深圳湾公共艺术季启动 “大圣”等艺术品亮相

(观察者网讯)综合大公文汇网等港媒27日报道,香港“壹传媒”创办人、反中乱港分子黎智英与《苹果日报》三间相关公司,被控串谋勾结外国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案,当天进入第53日的审讯。“12港人偷渡案”案犯之一的李宇轩已转做污点证人,以第四名从犯证人的身份在香港西九龙裁判法院继续第10日作供。

盗窃16盆多肉植物被刑拘,检察机关:不是犯罪

20年前曾在上海舞台上饰演“小C”一角的玛妮·拉布,在本轮国际巡演中以“吉瑞夫人”的形象重新亮相。(记者 王笈 制作 刘世炯视频来源 演出主办方)

香港大学教授李成:要找到应对机制,避免人工智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与树木一同成长的,还有一批批年轻医生。1984年,为解决医务人员短缺问题,吴登云提出“十年树人计划”,他奔走于各乡镇卫生院,白天上班,夜里帮助医务人员补习知识。2002年至今,吴登云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医院硬件环境,积极与疆内外医院协调,每年选派10名医护人员赴乌鲁木齐和上海等地进修培训。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